中国能建联合体中标145.86亿元大单
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杨蝶
中国能建(601868.SH、03996.HK)揽获百亿级大单。
5月28日晚间,中国能建发布公告称,公司组成联合体,中标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×66万千瓦煤电项目(EPC),中标金额约为145.86亿元。项目建设内容包括6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,以及同步建设脱硫、脱硝、除尘等环保设施等。总工期约为36.5个月。
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发现,受益于持续大力开拓市场,2025年以来中国能建经营实现稳健发展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,公司新签项目9533个,新签合同额3888.96亿元,同比增加5.75%。
回看往年,中国能建新签合同额已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。2021年至2024年,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分别为8726.1亿元、1.05万亿元、1.28万亿元和1.41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51%、20.2%、22.4%和9.75%。
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,中国能建合同负债为911.3亿元,同比增加20.99%。
资料显示,中国能建成立于2014年,是一家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、基础设施等行业提供系统性、一体化、全周期、一揽子发展方案和服务的综合性特大型集团公司,2015年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2021年吸并葛洲坝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。公司连续11年进入世界500强,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个境外分支机构,业务遍布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随着订单逐年增加,中国能建的经营业绩也稳步增长。2021年至2024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223亿元、3664亿元、4060亿元和4367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9.23%、13.68%、10.82%和7.56%;净利润分别为65.04亿元、78.24亿元、79.86亿元和83.9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9.26%、20.3%、2.07%和5.13%。2025年第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分别为1004亿元、16.12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.05%、8.83%。
作为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,中国能建近些年来持续强化科技创新,不断加码研发投入。2021年至2024年,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87.89亿元、104.4亿元、129.8亿元和139.8亿元,逐年增加,四年研发支出合计达461.89亿元。2025年第一季度,其研发费用再度同比增长31.8%至21.28亿元。
截至2024年末,中国能建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8项,重大科技成果3009项,有效专利1.13万项,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1600项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中国能建所处的能源电力和基建是重资产行业,具有资金投入大、回报周期长的特点。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,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6.98%,属于较高水平。同期,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45.1亿元。
此外,中国能建对于股东的回报力度有待提升。Choice数据显示,公司累计派发现金红利5次,累计派发的现金红利为46.86亿元,股利支付率为19.22%,派现融资比为22.31%。
评论